餅哥常說一句話:有些話,一旦說出口,就收不回來;有些事,一旦講出來,就不值錢了。現在的人太愛分享,動不動就講規劃、講心事、講存款、講家庭……其實啊,這些話,留在肚子裡,比丟出去要安全太多。
人這一生,有些東西就是得藏著的。你真正要做的事,連神明都不要講。不是說搞神秘,是怕說破了運氣。餅哥見過太多人,規劃講得天花亂墜,結果一場空。不是沒能力,是嘴太快,把氣洩了。你真有本事,低調點,做出來給人看,比說出來求認可來得硬氣。
還有那種總想爭個是非對錯的,動不動就跟人辯三觀。餅哥只能說,別浪費力氣。三觀這種東西,不合就是不合,你再怎麼說,人家也不會聽進去。相反,你越說,越顯得你執著、你糾結。真正聰明的人,是不爭的,看不順眼,走開就是了。懂你的人,不需要你解釋;不懂你的人,你說再多也白搭。
再說說這些愛八卦、愛講別人的是非的。你以為你在分析,其實你在暴露自己的人品。看人缺點、談人隱私,不管你說得有多委婉,別人心裡早給你貼上標籤了:這人嘴不牢。餅哥早就不聊別人的事,聊多了,別人也會開始聊你。
還有一種人,總想當好人,逢人就勸:「你應該這樣,你應該那樣。」餅哥得說,這種勸,多半不會有好結果。人哪,都有自己的劫要渡,輪不到你我指手畫腳。你越想救人,人越煩你。真的關心,就少說話,多做事,該他明白的時候,他自然會明白。
再提醒大家一件很重要的事:千萬別跟別人說你有多少存款。你說的是信任,別人聽的是機會。特別是一些親戚朋友,看你有錢,可能心裡已經幫你安排好怎麼「支援」他了。錢這東西,是自己的底氣,不是炫耀的資本。你越說,越容易讓自己陷入麻煩。
身體的事也一樣。有病,治;不舒服,就修養。但沒必要到處說。你說多了,別人未必真的關心你,有人還會背地裡笑你「身體不行」、心裡偷著樂。餅哥身邊不少朋友,生病都悶著頭調養,調好了也不講一句。這不是逞強,是保護自己。
情緒這種東西,能收就收。你一時的抱怨,可能讓人覺得你是個負能量的人。你想抒發,但別人未必想承接。這年頭,人人都累,誰還有空當你的垃圾桶?你要是有苦悶,就自己消化;真要講,也得看對象,看場合。
還有啊,別對別人的選擇指指點點。你不懂人家的處境,就別亂發評論。人家嫁誰娶誰,辭職還是創業,喜歡哪種生活方式,都是人家的選擇,你不是他爸,也不是他導師,何必多嘴?你一講,立場就變了,立場一變,關係就遠了。
職場裡也是,八卦越少越好。你說誰升職快,誰跟誰不合,看起來是消息靈通,其實你在給自己挖坑。你永遠不知道誰在聽,誰會把你的話傳出去。餅哥在職場混過,知道一個道理:說話的快感,是以後背鍋的代價換來的。閉嘴,才能保命。
家庭的事,更不能亂說。你跟父母怎樣,和老公吵沒吵,孩子學習怎樣,這些都屬於私密範疇。你說給別人聽,對方未必真的替你解憂,說不定轉頭就拿去當飯後閒談的材料。再說了,誰家沒有幾本難唸的經?你說多了,家丑外揚,印象就固化了,往後再要翻身,就難了。
餅哥最欣賞的一句話是:「三年學說話,一生學閉嘴。」說話是本事,閉嘴是功夫。真正有智慧的人,都懂得把話吞回去。不是沒能力說,而是不需要說。該開口時,一語中的;該沉默時,滴水不漏。這才是分寸,這才是修行。
說白了,做人就兩句話:一句是,能說的不一定該說;一句是,該說的,也要想好了再說。
餅哥混到這把年紀,看透一個道理:嘴上留德,心裡安穩。越成熟的人,話越少;越厲害的人,越沉默。你要學會藏,藏話、藏心、藏鋒,該你出手時,自有分量。其餘的,都別說,說了也白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