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性的本質:你越是做事果斷、我行我素、就越有人欣賞你;你越是老實、善良、心慈手軟 ,就越是有人欺負你

真正的成熟,不是看懂事情,而是理解人性。

Advertisements

而人性,從來都是欺軟怕硬、追隨強者的。

所以,才有了「窮在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」。

所以,跳水冠軍全紅嬋成名後,她媽媽才感嘆:“這些年我都不知道,我們家有這麼多親戚!”

你有實力,才能越有底氣,周遭的人才會越客氣。

生活中總有那麼多人,他們老老實實、小心翼翼地活著,可到最後卻依然一事無成,甚至還被人肆意欺壓。

而當你終於放開了,醒悟了,反而會有人高看你一眼,欣賞你的魄力。

《滄浪之水》書中的池大為就是如此,他一開始堅守著內心的清高和原則,把自己困在道德和理想的枷鎖中,不越雷池一步。

可換來的卻是被邊緣化,那些所謂的機會和尊重都與他無緣。

在經歷挫折之後,他突然醒悟,從此放下了那些無謂的包袱。

他開始在複雜的人性和社會規則中,爭取自己的位置。

也不再被自己心中的觀念束縛,最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尊嚴。

別人傷害你,早已在心裡權衡了利弊

主角池大為正直善良,從不趨炎附勢和阿諛奉承。

在父親的影響下,他從小就堅守心中的道德準則,到了執拗的地步。

並且,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研究生,他內心有著知識分子特有的清高與驕傲。

沒想到,由於性格耿直、不懂迎合領導,原本在衛生廳工作的他,在單位被邊緣化,調到了“養老部門”中醫學會。

在中醫學會一待就是四、五年,這段期間他與董柳結了婚,過著平淡而艱辛的日子。

後來,董柳懷了孕,身體一天天顯形了。

兩人就商量著,把董柳的媽媽接到城裡來,有個照應。

可是他們住的地方,只有一間房子,狹小簡陋。

母親過來就得再分一間房子,以後小孩出生了,也有更大的生活空間。

無奈之下,一向清高的池大為去找申科長幫忙。

他臉上堆著笑,唯唯諾諾,手伸出去想跟申科長握手,可對方都沒有回應。

申科長是會審時度勢的一個人,他看似熱情地接待了池大為,實則打著官腔,話裡話外都在暗示池大為沒有什麼優勢。

正說著,同事丁小槐也走了進來,他也是為分房的事來的。

此時丁小槐已是科級辦事員,雖然論工齡池大為比丁小槐還長一年,但申科長最後還是把房子分給了丁小槐。

於是,池大為孩子出生後,丈母娘、夫妻二人、還有剛出生的孩子,一同擠在巴掌大的房間裡生活。

這房子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,過來過去都要側著身子,中間還扯了一道布幔,硬生生地隔成了兩間。

池大為滿心的無奈和憤懣,卻也只能忍氣吞聲。

一個殘酷而現實的真相是,人都是趨利避害、踩低爬高的。

每個人做事情,都會在心裡掂量掂量,權衡利弊。

所以,所有傷害你的人,其實都是故意的,他已經做了對比,最後才選擇了傷害你,只因為傷害你成全別人,對他來說更有利。

身居高位,才會讓別人高看你一眼

有這麼一個故事:

某地有個英雄死後,當地人為了紀念他,為他做了一座雕像,前來祭拜的人絡繹不絕。

有一天,一隻被追打的老鼠走投無路,爬上了雕像。

不久它就發現,在這裡生活太幸福了。

它可以在雕像之間任意穿梭,還能享受到豐盛的應有盡有的供品。

那些曾經對它追趕不斷的人,如今在它面前老老實實地跪下來。

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榮耀,也終於明白了所在的位置的重要性。

從此它在此樂得逍遙,過完了自己富足無憂的一生。

而在書中,生活的一次次窘境讓池大為也終於醒悟了,他開始試著去融入曾經不屑的官場規則。

而正好這時,他得知衛生廳有人想聯名檢舉廳長,於是向廳長報告了這件事。

廳長因此保全了自己,池大為也得到了廳長的重用。

最後,池大為一路暢通,一步步升到了廳長的職位。

升職後,那些曾經將他邊緣化、對他不屑一顧的同事,紛紛改變了態度。

就連董柳的娘家人,對他的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。

以前覺得他沒出息,現在把他當成了家裡的頂樑柱,對他的話言聽計從。

人與人之間,位置不同,你所經歷的、看到的都會不同。

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。

身處卑微,世態炎涼盡現,身居高位,浮華春夢都屬於你。

當你能夠爬到特定的位置,想做的事才會毫無阻力。

拆掉心中那堵牆,才能走向更大的世界

電影《飛越瘋人院》中,在一所精神病院裡,病人們長期受到護士長的嚴格管制、侮辱和折磨。

但奇怪的是,雖然病人們對此有許多抱怨,但卻一直逆來順受。

麥克墨菲來到精神病院,對他們說:“你們一直抱怨這個地方,卻沒有勇氣走出這裡。”

身居職場和官場的人何嘗不是這樣?

看不慣,自己又改變不了,只被自己那身「孔乙己的長衫」束縛住。

其實,低處的清高不僅一無是處,而且時間長了還令人厭倦。

《簡·愛》中有句經典:“如果你避免不了,就得去忍受。不能忍受命中註定要忍受的事情,就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。”

要嘛改變,要嘛忍受,半吊子的不倫不類,什麼也不是。

聰明的人嘴甜,討厭的人會演,就像書中的丁小槐一樣。

而像池大為一樣的實在的人只有被欺壓,以前的池大為總以為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是虛偽,他模仿不來,也萬分厭惡。

如今才明白那是一種放下,也是一種能力,他終於理解了丁小槐。

空有壯志,卻不會審時度勢,一味守著自己心中那看似高尚的理想,最後只能走入死胡同里。

對我們也一樣,人生只談錢是俗氣的,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需要錢。

你只有跪著把錢賺了,才有資格站著做選擇。

過了心中那道清高的坎,才能走向更大的世界。

人,總是會在低處覺醒。

池大為在經歷老婆的不斷牢騷、孩子的意外受傷、同事的欺壓和社會的冷漠之後,終於決定放下理想主義,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。

最後,他成功地站在高處了。

當他終於站在父親的墳前,他發現自己所走的路已經和父親的理念背道而馳。

他沒有以父親信奉的方式面對世界,也沒有像父親一樣把信念和原則放在生命之上。

而是在大勢所趨和別無選擇中,隨波逐流地走向了另外一條道路。

那條路上,有鮮花、有掌聲、有尊嚴也有利益。

當然,我相信,即使爬上山頂的姿勢不怎麼酷,但站在山頂上的他還是會堅守自己的原則和良知。

親愛的書友,也願你在歷盡滄桑、看透人性後,依然能夠保持初心,步履從容地走向遠方!